猫咪体内含有什么缺什么?
猫咪是纯肉食动物,和狗狗一样,需要摄入大量的蛋白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与狗不同,猫除了吃肉,还喜欢啃骨头。骨头里面的钙磷含量非常丰富,对猫的骨骼健康非常有益。 因此对猫来说,最好的食物就是肉类和含有丰富蛋白质的熟鸡蛋黄(鸡蛋清不适合给猫吃)。一些富含蛋白的乳制品也可以喂一点,但含有乳糖的牛奶不宜多喝。如果为了营养全面,还可以适当喂一些富含营养素的蔬菜,比如胡萝卜等。 但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什么小动物,都不能喂过多的盐分,以免诱发疾病甚至死亡。
1.不能喝牛奶,吃了要中毒! 2.不能吃人吃的饭菜,盐油过量会引起肾脏病、糖尿病等等。 3.不可以吃葱蒜,容易中毒。 4.不可以吃海鲜,容易引起过敏。
人体内的维生素C,是依靠外界摄入补充的,而猫、狗、老鼠等动物却可以自我合成维生素C,无需额外补充。那么这些动物体内合成VC的物质是怎么参与VC合成的,又是缺失什么导致这些动物的不能自主合成VC的呢?
人体内合成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简称“古洛糖酸氧化酶”等)是参与维生素C合成的重要物质。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而抗坏血酸就是古洛糖酸氧化酶将古乐糖酸内脂氧化后生成的。猫、狗、老鼠等动物由于体内有古洛糖酸氧化酶而能够自己合成抗坏血酸即VC。
古洛糖酸氧化酶受遗传物质控制,而研究发现,在一些能够通过外界物质合成VC的动物的身上,控制古洛糖酸氧化酶合成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不再合成古洛糖酸氧化酶,而这个基因是由多个片段组成的,其中第83片段和第84片段之间有GUA基因,这个基因缺失(称为GA裂隙)即可能导致古洛糖酸氧化酶无法合成,而这些物质恰恰是参与维生素C合成的重要物质,所以这些动物无法自身合成VC,必须从外界吸收VC。人类就是这段基因缺失导致无法自我合成VC。
动物VC合成能力丧失是一个进化的结果。在进化时由于生存环境改变,有些动物长期生活于食物中能够从外界获取VC的环境或本身不缺乏VC的环境下,导致控制古洛糖酸氧化酶合成的基因发生改变,最后丧失了VC合成能力。但是这些基因的改变是隐性的,即两条染色体上的这个基因都改变时才不能合成VC,而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有改变时能够合成VC,所以VC合成能力在这些动物中会存在一段较长时间的竞争,直到VC的缺乏对动物生存没有影响或者外界获取VC比自身合成VC更有利,不能合成VC的动物才开始成为主流,拥有抗坏血酸合成能力的动物成为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