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要放出笼子吗?
这个问题我一开始也觉得是无解的,但是前几天看了小林宽郎先生关于龙猫的原型“灰鼠”(トナカイ)的纪录片后找到了答案 。 小林先生说当初设定的时候,为了塑造龙猫的形象,便以自家两个孩子为原型进行设定的——哥哥小月像姐姐小梅,而妹妹小梅则像哥哥小月。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龙猫的造形来自于小林家的两个孩子;2.小月和小梅其实是龙凤胎。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小月是女孩子,为什么会拥有一只公龙的宠物?!这就不需要解释了吗?! 等等!小林先生的纪录片中还提到了一个小细节!当小月和小梅还在上小学时,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去买鱼,小月想要摸一摸水族馆里大鱼缸里的金鱼,但是却碰到了玻璃,整个人撞了上去,额头马上流血了!这时,一只巨大的手从鱼缸中伸了出来,帮小月擦去了血迹并帮她包扎好伤口……
原来如此!从小林先生的回忆中可以得知,龙猫其实是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小月和小梅成长 ——它抱起小月骑在背上为她赶苍蝇;用大树叶给小梅扇风;用大树干敲破鱼缸,救出了小金鱼并将它们放回水里;当小梅因为考试失败而闷闷不乐时,将它抱起在树梢上转圈,用这种方式让小梅重拾笑脸。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呢?父母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呵护我们,照顾我们。也许他们给不了我们世界上最好的,但他们却竭尽全力给我们最好的。 我们总是把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和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并用“我是你上辈子养的崽”“你是上天派来的神灵”这种谬论来为自己的不孝找借口。然而,身为子女的我们可曾想过,父母现在所能给的,都是他们现在能给的,而他们所不能及的,或许是他们无法付出的。而我们又能给予父母些什么呢?
作为子女的我们要明白,父母的恩德比海深、比山高,我们是永远也报不完的。而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用心去爱他们,因为爱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