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第一次打疫苗可以出去吗?
疫苗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人类的不同,不是凭借抗体浓度来衡量免疫效果的。 注射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会记住“敌人”的样子——抗原性。 下一次遇到这个“敌人”的时候,免疫系统会立刻启动,生成对抗物质,消灭病原微生物。 这时候,疫苗的保护作用就已经发挥了作用。 所以,疫苗接种后,是否产生抗体,并不能说明疫苗是否起作用了。 而是否产生抗体也不是决定疫苗是否起作用的关键因素。 如果打了疫苗,而体内没有形成有效的免疫记忆(就是免疫细胞记得“敌人”的样子),那就算有抗体也是没有用的!下次碰到该病毒/病菌还是会感染上。
判断疫苗是否有用看抗体是没什么意义的。 最可靠的方法是看免疫记忆的形成情况。 而观察免疫记忆的形成与否的关键又是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能否发挥作用。 如果疫苗能成功诱导细胞免疫,那我们就可以肯定它已经起到了作用;反之,则说明疫苗失效。 至于有没有抗体产生,那是医生通过检测体液中的抗体水平来判断的。
血清抗体水平高低只能作为疫苗效果评价的一部分参考指标而已。 这个指标不能用于评估疫苗效果的最终结论,只能作为辅助判断。 因为影响抗体水平的因素很多,除了疫苗本身之外,还有接种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一系列自身因素及外界环境影响。 (比如,在注射疫苗前后几天内,若被犬咬伤,应及时注射抗血清以防感染,但这时注射疫苗不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