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天生骨折?
人类的骨骼是全身的支架,人的骨头有206块,这些骨头有的很结实(如腿骨),有的比较脆弱(如胸骨)。其实不光人有骨头,所有脊椎动物都有骨头,总的来看,哺乳类动物的骨头最多,达到230-250块。
脊椎动物中骨头最结实的是各种陆生龟鳖类的龟壳,它由60多块骨头融合而成。在最坚固的“石头鱼”身上,大多数重要器官都用骨头包了起来。在脊椎动物中骨头最脆弱的是鸟类,因为它们要减轻体重,所以骨头高度轻巧而中空,里面的气室和肺相通,成年的鸟,中空的骨头达到35块。而海洋生物的贝壳,并不是骨头,和人体的骨头没有关系。
动物界的骨头最脆弱的可能是昆虫。尽管很多昆虫的外面好像有一层坚硬的骨头,但那不是骨头而是外骨骼。而且那些有翅膀的昆虫,其飞翔的“翅膀”上也只有一些相当于骨头功能的极细小的翅脉,但那仍然不是真正的骨头!还有许多无脊椎动物、软件动物、甲壳动物等的外部“骨骼”也不是骨头。
人体中骨头的生长和人的身高有直接关系,人的骨头和其它器官一样,不断有新老细胞更替的过程,在生长期间的青少年,新生的骨头细胞“盖”住了衰老死亡的骨细胞,因此骨头不断增大,人也就越长越高。同时,人体内的软骨细胞不断制造出钙质来填充到骨骼中,使骨骼更坚硬。当然,在生长期间,如果营养跟不上(特别是钙质缺乏),那么骨骼发育不良影响身高增长,还会容易发生骨折。人体骨骼的生长有严格的限度,人的身高也长到固定的限度就不再长了,骨骼此时停止制造新的细胞和不再从体内吸收钙质,随着岁月的流逝,衰老的骨骼细胞不断死亡被人体组织吸收利用,这时候如果再缺乏钙,那么骨骼就会因为得不到钙质的补充而越来越疏松变脆(所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就是这种现象)。
动物界的其它成员同样也是如此,一般成年动物的身高不会再长了。当然,有的动物,如狗和猫幼年期长得比较慢,当它们出生5、6个月时,有的还在继续长,但达到一定的限度也不再长了。总之,成年的动物身高一般是不变的,随着岁月流失,其骨骼也将逐渐老化。
无论是人还是各种动物,如果在生长期间营养过盛尤其是钙质摄入太多(饮食中或治疗中)可能会使骨头过度生长,使身高显得“过高”(人的身高达到2米以上称为巨人症,一般人类身高很少达到2米,但动物中的牛、马等一些大动物正常身高能达2米,在生长期间如果营养过剩也可能会长得过高,尤其是骨头生长太快);在生长期间如果营养不足,尤其是缺乏钙和维生素D,可能会使骨头发育不良,影响身高发育并容易发生骨折。
对于正在生长的青少年来说,多在户外活动和运动,多晒太阳,多吃含维生素D和钙丰富的食物有利于“长个子”和有结实的骨骼;成年动物也一样,多喂富含钙质的食物和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延长寿命。